永不言败

发布时间:2015-09-02 13:12


  从芝加哥到东京,在漫漫飞行的旅途中,突然想起回去后有三天的公假——庆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,不禁浮想联翩。

  我的爷爷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,大学里学习的是“土木工程”专业,抗日战争爆发时,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热情澎湃的爱国学生,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,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,曾经担任过修建彭山机场特别行动大队的大队长,带领民众修建了彭山机场,当年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飞虎队,就在此机场降落,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  在修建彭山机场的时候,才华横溢的爷爷遇上了出生于地主家庭,毕业于黄埔军校护理专业,同样投身于抗日战争的端庄美丽的奶奶。共同的爱国热情和志趣让他们走到了一起,于是,陆续诞生了我的父亲和叔叔们、还有姑姑五兄妹,我的爷爷根据孔子《论语》中“言必行、行必美、美必好、好必发生质的变化”的寓意,按“永”字辈分别给他们取名为“言、行、美、好、化”;解放后爷爷担任第一任新津县建设科科长,后来成立了农业局,他被任命为副局长。奶奶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工作,她的勤劳、善良、正直、亲和在广大学生和乡亲们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,曾跳入冰冷的河水抢救过落水学生。她的师德和人品在当地有口皆碑。

  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爷爷被下放去山上放羊,工资从解放初期的月薪七十多元降为十几元,奶奶被迫辞去教师工作,得到一笔补偿用于支撑家庭开销,父亲4岁多被送至成都上学,跟着姑妈长大;二叔被送给他人领养,后来腿受伤了被退回家;三叔也被爷爷奶奶农村的朋友陈家收养,爷爷亲自改名为“陈育新”——意为“陈家培育的新人”。勤劳、坚强的奶奶带领儿女们上山打柴、下河捞鱼补贴家用。文革时,父亲高中毕业在工厂工作;二叔跟父亲学习无线电后在集体企业修收音机、电视机;三叔被农村家庭收养后在农村长大;四叔、五孃响应号召,上山下乡“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”,到“广阔天地”去锻炼。因为出生于地主家庭,读黄埔军校时加入了国民党参加过抗日战争,奶奶被列为“地主和国民党反动派”,被“造反派”、“红卫兵”挂牌批斗、游街和接受再教育”,于是,五孃名字中的“化”变成了“红小兵”的“红”,为了不让母亲挨打,十几岁的二叔、四叔多次杜撰“我的自白书”,以母亲的名义忏悔自己的“地主阶级思想”和加入“国民党反动派”所做的错事。事实上,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,奶奶口中描述的家庭是“开明地主”,父母都要亲自劳作,只有农忙时才请短工,家里六个孩子都受过高等教育,还培养了一个硕士。从母亲的描述中,奶奶是典型的贤妻良母,吃饭的时间,她总是让先生和儿女们先吃,自己炒菜和收拾厨房,等到大家都吃得饭菜无几了,她才最后一个上桌。所有孩子们的衣服、鞋子都是她亲手制作的,包括我小时候的鞋子和部分衣服。还有我小时候穿过的一件“传家宝”——黑色呢大衣,是奶奶亲手用爷爷的大衣改制的,“言、行、美、好、红”五兄妹都穿过,又留给第三代。我亲眼见到的,是上高中的时候,奶奶七十岁了,还一边坚守鹌鹑蛋批发点,一边每月都要去看望九十多岁的老母亲,亲自为她洗澡、换洗衣服。小时候从奶奶那里听到的,都是“人穷志不穷”,“吃得苦中苦、方为人上人”、“三穷三富不到老”等等励志名言。奶奶一直是那么勤劳、善良、充满智慧,又乐于帮助他人,学生们、邻里乡亲都亲切地称她“郑老师”。直到去世,奶奶的邻居、学生、公司的员工,还有很多为她的热忱所温暖的素不相识的乡亲们,都不约而同地来看望她,与她告别。难道这就是文革中被批判的“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”的言传身教吗?从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有正义感的爱国学生,到优秀正直的老师、充满智慧的贤妻良母,到全力支持子女们创业的勤劳的母亲;无论贫穷与富贵,逆境与顺境,她总是以大家闺秀的智慧、善良、仁慈、勤劳与从容,与家人一起坚强地面对人生,风雨同舟。与一些专家所谓“中国人的劣根性”论点不同,从奶奶的身影里,我看到了中国民族传统的美德和优秀的民族性。

  印象中的爷爷非常儒雅、戴着一付眼镜,衣服从来都是干净整洁的,有着知识分子和绅士的风格,知识很渊博,讲话彬彬有礼。记得小学三年级时作为班上的“文艺委员”,我要跟同学们晚上去排练舞蹈,爷爷当年学的是俄语,跟着广播电台自学英语后开始每晚要教我英语,同学们到我家叫我一同去排练,可是在我没有流利地读完三遍课文前爷爷坚决不放行,害得同学们在门口多等了十分钟,我只好尴尬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读完英语课文。其实当时的学校初中一年级才开始上英语的,凭着良好的英语基础,上初中时我的英语毫不费力就考了全班第一名。我从内心里非常感谢爷爷当年的教育。

  记得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有统战部的领导上我们家看望爷爷,说是已经查明了爷爷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清白历史和所做的贡献,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,组织上要给他官复原职,继续重新担任县农业局副局长,但是不久爷爷却因病去世。

  由于家庭历史的原因,文革中个个成绩优秀的子女们都无缘上大学。父亲高中毕业后去了一家“信箱”企业做学徒工,由于从小就热忠于科技发明(13岁就当空气电池厂厂长),在工厂工作的父亲常有各种技术发明,提高生产效率、解决生产制造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,工作之余常坐在机器旁看书。由于他的“白专道路”,工厂派了一位共产党的“预备党员”去帮助他,提高他的“政治觉悟”,结果这个预备党员被这个聪明、勤奋、有梦想和追求的青年才俊感染了,最后成为了他的妻子,她——就是我的母亲,当然,母亲也被取消了“预备党员”资格,记得母亲曾告诉我,快要结婚时,父亲紧张地告诉她“我的外婆是地主,你不会介意吧?”。因为坚持不懈地走“白专道路”和创新能力,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破例录取了这个“有家庭问题”的子弟。父亲数理化一直很好,至今还非常感激考大学时为他提供政治复习资料的同事,他的政治考试很顺利地过了关。父亲非常珍惜这个机会,在大学期间长期执守实验室,不断地出创新技术成果,还与团队一起,为长沙的实习单位解决技术难题,被载入当年的报纸。我的几个有着“黑五类”家庭背景的叔叔也相继考入了大学,学习数学、农业、机械专业,为后来的希望集团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。

  在我幼时的记忆里,父亲的桌上、抽笹里全部是各种电子元器件、简易的书架上有很多书籍,无线电类的、化学类的、英语类的、天体物理类的,出于好奇,小时候常搭着凳子去翻看各种奇妙的书籍,还有《世界知识画报》、我的《少年文艺》、《作文通讯》、《读者》、《文摘周报》、《参考消息》等。记得小时候最喜爱的书,就是父亲从外文书店给我买回的美国出版翻成中文图文并茂的全套《少年百科全书》,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,迫不急待地当天就看完了全部内容。在初中班上知识竞赛中,我的小组获得第一名,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问题是由我回答的。在物质缺乏的时代,我们从不缺乏的就是书籍。

  记得当年母亲的月工资三十多块,却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月工资只有十几块的“黑五类”家庭的父亲。家里的收音机是父亲装的,音质最好、收听的电台还特别多,经常有好多无线电爱好者到我们家跟爸爸请教和探讨如何装收音机、电视机。不仅是收音机,在70年代录音机刚出世时,父亲还为家里装了一台录音机,用的纸箱做外壳、刷的绿色的油漆,同时还外配了一个自制的音响,让我从小就对音乐很着迷。记得当年有一只凤凰琴,也被父亲接上了家里的音响,我幸福地把当时学校发的音乐书和街上买的流行歌曲,无师自通地全部弹遍了,邻居们也被从我们家窗户外流淌出的音乐声所感染。那时的家里,从房子到家具都是在工厂租的,唯一的投资就是全家的书籍和父亲的实验器材,记得在上小学三年级时,家里买了第一张书桌,妈妈上大学学习使用,爸爸每天到厂里做实验,我下午放学后在宿舍楼下的洗衣台上完成作业,之后按母亲的指令到工厂科研楼下去叫爸爸回家吃晚饭。那时候爸爸已经完成大学学业在工厂的计算机室工作,因为技术发明经常受到工厂的大会表彰和嘉奖,妈妈是大学里班上的班长,我在小学担任过班长、文娱委员,初中担任过学习委员。小学时我们一家三口加上爷爷、奶奶,住的十二平方米的工厂当年苏联专家援建的房子,两家人公用厨房和卫生间,除了写字台和一张钢丝床外所有家具都是租来的;初中时搬到十六平米同样公用厨房和卫生间的房子,家里终于有了彩电和亲戚帮忙打制的家具,直到高中毕业考上大学,我们搬入了二十六平米的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的小套房,虽然物质上很贫穷,但是精神上,我们非常富有。

  上初中时,由于家里空间太小,父亲从仅有的家庭收入中花钱租了一套农民房子,专门用于“开夜车”研发软件。八十年代初,父亲联合电加工学会,发起在全国各地推广软件。这套BCD数控编程软件已经成为数控线切割编程领域的主流软件,至今仍被列入国防科技大学的教材。尽管在技术领域走在了时代前沿,在八十年代初,中国还完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,随着父亲发明的软件推广产生的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,社会上又流出了很多盗版软件。既便如此,当中国还在推崇“万元户”时,这套计算机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就创下了十多万元的收益,成为希望集团的“第一桶金”。

  作为“企业界科学家”和“科学界的企业家”,父亲曾经说过:“科学是有价值的”、“科学家不能成为穷人”。令我最佩服的是,父亲不仅有着科学家的思维、还有企业家的远见。八十年代初,作为大哥的父亲召集大学毕业的几个兄弟开会,讨论创业和企业化、规模化经济,从俄罗斯的经济到西方社会的私有企业的发展,列举了很多范例和发展模型,几个叔叔也畅所欲言,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共同创业。父亲是一个永不言败的人,从研发和推广计算机软件被盗版而被迫停止销售推广开始,到召集几兄弟要开音响厂被割资本主义尾巴,到鹌鹑养殖利用核反应堆原理自制孵化设备规模化经营、到后来的研制和应用饲料销售软件、以及在变频器、中央空调、建筑领域、旅游地产、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等领域,在经历过无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,他先后有两百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,全部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、并让这些专利专有技术转化为生产力。80年代,希望是中国第一个用自行研发的二维防伪开票软件系统(类似今天的二维条码)进行饲料销售的企业。知识就是力量,当社会上还在痛批个体户、万元户是有胆量没文化的暴发户时,希望已经离开了作坊式加工厂,成为有研发、生产、销售能力的市场化企业。四兄弟创造的希望集团在发展的道路上总是领先一步,曾先后被国家工商局评选为“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500强第一”、“中国民营企业技、工、贸总收入100强第一”、“中国最大的私营制造企业100强第一”。发展至今,已成为多元化综合型企业集团,产业涉及饲料、食品、机电、建筑、能源、化工、酒店、旅游、房地产、国际贸易和金融投资等领域。在机电领域,希望森兰变频器多次获得行业协会“中国变频器第一品牌”、以及国家工商局评选的“中国名牌”、“中国驰名商标”等荣誉。

  希望的创新精神和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力。父亲从当初的音响研发专家、到电加工计算机软件的研制和应用推广、鹌鹑养殖时期鹌鹑蛋托盘的发明、利用核反应堆原理构思和制造高效率的孵化设备、饲料销售防伪开票软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、到后来的节能与传动控制领域拟超导技术、空调领域的热泵技术、化工领域的制氧技术等,都凝聚着他的发明情结和智慧。至今他还带着集团的科研团队不断创新,在节能领域不断推广和扩大新的应用,曾多次获得科技部、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四川省、成都市科技领域各种奖项。当别人都不相信的时候,他会契而不舍地去追求创新,永不言败,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和优化技术方案,最终走向成功。

  在我的眼中,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、企业家,还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家、诗人,有着极高的艺术品味。希望家族从不吸烟、不喝白酒、不打麻将,甚至不认识麻将,更不去夜总会。在闲暇的时候,我们喜欢去世界各地去旅游度假,用自己的视角去发现这个世界。南非的野生动物园、斐济土族人聚居区的原始风光、还有塞班岛的海边的巨岩和惊涛拍浪、马尔代夫的清澈的海水和长着翅膀的鱼••••••,在父亲的镜头,总是捕捉那些自然之美。除了摄影,一家人还喜欢去听欧洲著名乐团演出的交响乐、看俄罗斯著名芭蕾舞团表表演的经典芭蕾舞、还有百老汇的经典歌剧。“诗言志歌永恒”这本诗集和摄影作品,全部是父亲在工作之余生活的真实展现。在这样氛围中,我和先生的作品—“亚特兰蒂斯”诞生了,汇聚英国ATKINS,美国WATG,加拿大FORREC,香港BELT COLLINS等全球著名设计大师的智慧,由希望文旅投资打造,集五星级酒店、欧式风情小镇及主题公园、高尚国际社区为一体的复合文化旅游项目,由英国百年物业管家SAVILLS提供管家顾问、拥有五星级金钥匙、白金管家等三重物业服务,以美仑美奂的建筑艺术、和精致周全的服务,还有ATLANTIS CLUB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文化、艺术、科学、经济的交流平台,再现了柏拉图《对话录》中的“王宫、乐土、城邦”。在这里,经常举办各种论坛和沙龙,汇聚了来自全球的著名院士、科学家、文学家、艺术家、经济学家,以及全球商界领袖和精英。“谈笑有鸿儒、往来无白丁”,成为能够代表中国的项目走向世界的一张国际化名片。用父亲的话来讲,“亚特兰蒂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”。

  在我看来,希望集团从33年前四兄弟变卖家产筹集1000元人民币起家,发展到今天的多元化、国际化,并不是传说中的神话,而是历史的必然。

  全球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希望的发展列入了商学院案例,当问及从家族中传承的最大收获是什么,我发自内心由衷地告诉他们:最大的收获不是物质上的财富,而是一种“永不言败”的强大的精神力量。正如奶奶所讲的“三穷三富不到老”、“聪明有种、富贵有根”,只要有“永不言败”的精神力量,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,我们都有信心和能力去战胜。

  每当看到抗战题材的电影和书籍,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奶奶讲的故事:黄辅军校辅导员在指挥,全体护训班学员高唱抗日救亡的歌曲,欢迎宋蔼龄、宋庆龄、宋美龄三姐妹视察军校;学员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抗日将士,在战地医院护理伤员,这些镜头总让人感觉特别地真实和亲切。“永不言败”,中华民族当年参加抗日战争是如此,文化大革命沫杀人类文明与智慧的时期也是如此,企业创新与发展遇到各种危机时更是如此。

  当现代文明的阳光照入今天,当中国融入国际主流社会,当传统的中国家族企业进入全球的视野、参与主流社会的国际化竞争时,这种“永不言败”的精神更值得去发扬光大。我想,这也是大陆希望集团“卓越无境希望无限”的宗旨最好的诠释。

  冰 海

  2015年8月31日

  写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


上一条:爱在初冬

下一条:壮志凌云 逐梦远航